英大峡谷有“重庆第一深谷”之美誉,我以前去过,只觉得山色空蒙,奇幻壮观,但道路异常奇险。
前不久,我回到故乡巫溪,去兰英大峡谷的那天,巫溪城里一直下着大雨,很有些担心。按行程我只能安排这一天去游览。陪伴我的发小、县档案局副局长吴健说,放心吧,他找个“老司机”接送我们去。“老司机”来了,是兰英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称她为小李。小李每天从县城开车去兰英乡上班,一趟开四十多分钟,早已对这条陡峭山路了如指掌。进山后,她熟练地驾驶着爱车东拐西弯,犹如过去大宁河上的艄绕礁过滩一样,左右逢源。在壁立千仞的峡谷间行驶了半个小时,到了大峡谷。

兰英大峡谷,位于巫溪县东北兰英乡、双阳乡境内, 峡谷纵深切削、自然剥落崩塌,谷内空间窄长弯曲,谷深坡陡;大峡谷长60余公里,平均深度为1200余米,最深处2500余米。这里,还留存有薛刚反唐遗址兰英寨,明末清初白莲教反清复明活动据点遗址和民国末期谢崇德传教闹神兵活动遗址黄草坪、青草坪。传说,唐朝女将纪鸾英反出长安,来此深山安营扎寨,劫富济贫,除暴安民,震惊朝野。山嵿观有鸾英寨,洗马池,铁炮台等古遗址,此为纪鸾英沙场点兵之点将台。由于时间关系,路途遥远,我们这次没能去成。巫溪旅游攻略
眼前,兰英大峡谷纵深切削、自然剥落崩塌,谷内空间窄长弯曲,谷深坡陡。我记得上次来是两年前的夏天,谷中瀑高、峰险、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等历历在目,让人震撼。

大峡谷沿途修建有不少观景台,沿着盘山公路上上下下,山势越陡峭,越有种腾云驾雾、凌空而行的感觉。这时,雨停了,大雾弥漫。山路在山里绕着,人在山里转着,雾在山里缠着。兰英的雾时而稠密,时而疏朗,时而凝聚不动,时而轻灵飘飞。雾中的兰英,就像一座迷宫,我们在雾里进进出出,恍如在扑朔迷离的迷宫中穿行。
兰英的雾,不但可观,可听,还可品。兰英品雾,绝非品风品雨,也非品惊涛骇浪、山呼海啸。品兰英的雾,需要静心、投入,只要你用心去品,在山里飘动着的轻雾,就会在心灵上给你一种美感。当你走进一条条小径,放轻脚步,你便可品到雾中那树叶、草芽悄悄生长萌动的感觉,品到那暗红的灯笼花、火红的杜鹃花以及不知名的各式各样的野山花争相绽开的感觉。还有那一棵棵奇松、一座座山峰和“海市蜃楼”,似乎也在雾里扭动腰肢,呼呼哧哧伸胳膊动腿。巫溪旅游网
每一爿山之间的谷壑,都被浓雾充填,犹如沉浮飞大海。我想起清代的吴应莲在《黄山云海歌》有诗云:“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想想,这难道不也说的是兰英大峡谷?
继续往前走,天空依然是雾的世界,但不是那种天地一片混沌的大雾,可以看到团团大雾向水流一样游来荡去,山峰在飘动的云雾中时隐时显,一会露出尖峰陡峭,一会展现峡谷幽深,变幻多端,神秘莫测。假如没有雾,假如没有云雾的萦绕衬托,假如一切清晰可辩,一览无余,兰英就不会烟笼雾锁,半掩半现,朦朦胧胧,虚虚实实。

兰英大峡谷的“人文景观”同样美丽。
兰英山里的先民都是有血性的人。小李告诉我们,兰英乡政府对面,陡峭的崖壁上,有一条1.2公里长的挂壁公路横向延伸开来,如一道裂缝,通往该乡兰英村四组周家坪。
这是一条靠原始人力硬生生修建的天路。修路起因是,周家坪住着23户村民,想把山里的东西运出去,但周家坪离谷底900多米高,以前有两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两条路都宽不到40厘米,长40多公里。徒手爬还好,要背红苕苞谷土豆出去卖,买了化肥米面再背进来,就更艰难。大伙一年到头都在陡崖爬上爬下,稍不留神就会摔下悬崖丢了性命。#p#分页标题#e#
23户村民决定打通这条天路。悬崖上开路,何其困难,以打炮眼为例,需从青口岭上绑上绳梯,垂到老虎嘴崖壁上,人绑上绳子,顺着绳梯爬下去,打炮眼、填炸药。其余人负责把炸裂的大石头撬松,再推到山下。炮声、敲击声、吼声在老虎嘴响了四年零3个月,到2005年12月底,挂壁公路终于全线凿通。打通了连接外界的“天路”,23户人家告别了隐居深山、徒手攀爬的日子。
下次有机会,我想自驾去那条天路看看。
打赏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